南京六合區(qū)余糧家庭農場的部分秈稻昨迎來收獲期,收割機不停作業(yè)。南京日報/紫金山新聞記者 孫敬清 攝
“開鐮嘍!”昨天上午10點,在南京六合區(qū)余糧家庭農場水稻種植基地,風吹稻香,一地金黃。伴隨著轟隆的響聲,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緩緩駛入稻田,收割臺下沉,大口“吞”入金黃的稻穗。站在田埂,望著眼前這一幕,農場負責人林金龍喜上眉梢,“這塊水稻穗型較大、穗數充足,畝產可達1200斤,遠超去年同期。”
林金龍告訴記者,今年,農場流轉的150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秈稻。其中,300畝接上的是油菜茬口,且均改種了優(yōu)質食味稻米品種——徽兩優(yōu)絲苗;其余無縫對接小麥茬口。由于油菜收割較早,農場5月中旬就開始育秧,秧苗6月中旬即下田,加之田間管理得當,這300畝水稻如今迎來了收獲期。
“今年風調雨順,稻谷粒粒飽滿。稻穗逐漸轉黃的這段時間,我一直在田里轉悠,就是要抓住收割黃金期趕緊搶收!绷纸瘕堃贿呎f,一邊走進稻田,隨手拔起一個稻穗,指著稻穗底部的谷粒向記者解釋道,當這片區(qū)域的谷粒已泛金黃,表明水稻全部成熟,收割機要盡快進場。再等幾天的話,稻穗頂部的谷粒經風吹日曬后很容易變干脫落,影響產量。
眼瞅著收割黃金期將至,林金龍?zhí)崆皩κ崭顧C、拖拉機進行了保養(yǎng),安排好了機手。昨天上午10點,清晨的露水已被完全蒸發(fā),兩臺收割機、四輛拖拉機陸續(xù)下了田!拔覀円獜纳衔缫恢泵Φ桨,每臺收割機作業(yè)面積可達30畝/天!绷纸瘕堈f,還有一臺收割機正趕來增援,300畝水稻預計3天就能收割結束。
說話間,一臺“吃飽”的收割機停在田埂旁,金黃的稻谷經過卸糧筒傾瀉而出,流入拖拉機后斗。林金龍順手抓起一小撮稻谷,拿起一粒,撥開稻殼,晶瑩剔透的稻米映入眼簾!暗久灼焚|好、上市早,根本不愁賣,我們議價也更有底氣。”林金龍樂呵呵地說,水稻還沒收割時,已有米廠工作人員主動打來電話訂購,“每斤稻谷1.46元,較去年同期上漲0.2元,優(yōu)質優(yōu)價,這一年忙得值!”
隨著一行行水稻被收割、脫穗,一輛輛拖拉機滿載而歸,余糧家庭農場的糧倉里,稻谷很快堆積成一座小山!敖衲,我們新上了一套烘干設備,稻谷烘干后直接送到米廠,市民很快就能吃上地產新米。”林金龍透露,明年,他還將購買一套碾米設備,自產自銷新米,進一步提高種植效益。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